之前只知道二里头遗址的“九宫格”式布局,细节却不甚分明。最新的考古发掘显示,多处城市道路和道路两侧有夯土墙,在宫殿区、作坊区以外的多个区域外侧也以围墙间隔、防护,不同网格内有不同等级的建筑和墓葬,每个网格可能居住着不同的人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介绍,这些都表明二里头都城极可能已出现了“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布局。
■专家点评: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专家点评:宋建忠(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小玉梁石砌建筑发掘现场新华社发
内蒙古呼和浩特后城咀石城遗址:“地道战”的史前雏形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8日04版)
近十年考古学不断推进精细化发掘、多学科合作。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在面积上是三个等级,石峁面积最大、级别最高,碧村面积最小。而且三个遗址都是石、木结合的建筑,在文化样貌上也有相似性。因此,我认为山西、陕西、内蒙古应协同作战,坚持问题导向,研究三个遗址的前后关系,明确三者之间是否有共时性。这些对研究北方大的区域形态必有推进作用。
■专家点评: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碧村遗址的城门结构,不光在布局上具有实用性,其对称结构也很严整,带有礼仪性质。后城咀遗址和碧村遗址时代接近,都处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阶段,可能有密切的关系。下一步应该在北方更大范围内探讨遗址间的关系,比如碧村遗址和石峁遗址之间是什么关系?碧村遗址、石峁遗址二者又和夏王朝是什么关系?碧村遗址出土的牛羊与欧亚草原有何关系?这些关系仍有待梳理。
墓地南北两侧发现两条东西走向的壕沟,墓葬主要分布于两条壕沟之间。2号墓是目前发现的陪葬品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墓葬,除了大量青铜器外,还出土了含金量88%、重40克的金覆面,以及金泡、金箔等金饰,对于探讨三星堆出现的黄金面具、中国西南地区黄金装饰的文化风格等提供了新的参照材料。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富成介绍,2号墓墓底6处殉狗的现象在早、中商文化中非常罕见,为后来的安阳殷墟等高等级墓葬殉狗文化的来源提供了新的认识。
文章来源:《考古学报》 网址: http://www.kgxbzz.cn/zonghexinwen/2022/0918/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