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考古学报
曾用名:中国考古学报;田野考古报告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ISSN:0453-2902
CN:11-1209/K
语言:中文
周期:季刊
期刊分类:考古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请问文科类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什么样(5)

来源:考古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9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4%,是一支具有较

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9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4%,是一支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学术水平、结构合理、富于团队精神、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教学科研团队,其中自动化专业教研室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建有40个实验室,其中秦皇岛市重点实验室2个,与罗克韦尔自动化、飞思卡尔半导体、德州仪器半导体、通用电气、DS Solidworks、 迈达斯和北京图灵视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校企共建实验室7个。实验室面积1.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2000余套,仪器设备总值1640余万,可为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学生提供优良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参与科技竞赛和科研活动提供场所,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学院共有9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其中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泰盛水务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河北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和教学改革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组建了“多维信号分析处理”研究团队、OCT研究团队、光纤传感器、特种材料加工等多个研究团队,并建设了多个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平台。

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东北大学“985” 重点建设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被SCI、EI、ISTP检索的学术论文千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规划教材40余部,其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8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化概论、数字信号处理三门课程被评为河 北省精品课,10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两项。

学院鼓励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每年有1800余人次参加各种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和科研项目。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国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获得包括国家级在内的省级以上各种奖项60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仅2015年就有近300名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00余项,包括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等多项国际级赛事。

学院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专业素质高,乐观向上,在就业市场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

东北大学机器人战队于2018年,在全球有300多支队参赛的京东X机器人挑战赛的决赛上(决赛中的各队队员几乎都是硕博生),战胜控制科学与工程顶尖名校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哈工大、中文大学队以及、西安交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来自美国硅谷创业团队等,勇夺冠军!

东北大学等队提供了系统的可运行的机器人工作平台和机器人设计方案,既满足物品自动识别、跟踪、抓取、拣选等基础要求,也涵盖视觉传感、人脸识别、仓内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在运动控制、避障机制、导航技术、视觉识别、机械结构、使用算法等六大方面实力强劲。东北大学从众多顶尖名校中脱颖而出,足以证明东北大学在智能机器人方面实力非常强大领先,处于全国最顶尖水平 !

能考上东大的控制工程,是全国无数顶尖优秀学子的梦想。据说今年东大控制工程考研复试线已经过了400+了,招生人数少,竞争激烈,毕竟是人工智能啊,毕业薪资高大上哟,起薪40W~50W+不新鲜。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旗下的本科自动化专业,保本校研究生很有优势!

————————

东大秦皇岛分校本科毕业生,既可以保研到本部,又可以保研到其他985名校。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秦皇岛分院有很多非常强大的大热门专业!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医学信息计算等),电子与通信工程(新一代网络结构关键技术及应用、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光通信与光网络技术、软件无线电与嵌入式技术等),控制工程(智能机器人、机器感知与计算智能等),信息与通信工程(新一代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无线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等),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机器人、复杂工业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先进传感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等),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数学和人工智能,材料工程(材料设计表征与模拟、高技术陶瓷与粉末冶金技术、高性能结构与功能材料),等等。


文章来源:《考古学报》 网址: http://www.kgxbzz.cn/zonghexinwen/2022/1221/2083.html


上一篇:考古论文摘要(考古论文参考文献)
下一篇:没有了